|
当前位置:首页 >>
#
|
|
发表时间:2012-07-18 12:30:42
采编:gdhsz 点击热度:7021
|
进行预防接种时,应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能进行预防注射,凡宝宝具有下列情况时不宜或暂时不能进行预防接种:①如果患有严重心脏病、肝病、肾病、结核病,不宜进行预防接种;②如果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不宜进行预防接种;③如果患有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不宜进行预防接种;④过敏体质、哮喘病、荨麻疹患者以及接种疫苗后有过敏史的儿童,不宜进行预防接种;⑤儿童腹泻时或大便每天超过4次,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⑥如果体温超过37.50C,应首先查明发烧原因,治愈后再进行预防接种;⑦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时,应在治愈后再进行预防接种。 1、预防接种的反应有多少种? 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虽说都经过减毒或灭毒处理,但对机体来说,毕竟还是一种异物,接种后会引发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及免疫反应,在这些反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称为预防接种反应。预防接种反应可以分为正常反应、加重反应和异常反应,正常反应又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种。 2、发生预防接种反应的原因有哪些? 发生预防接种反应的原因主要有:①疫苗运输问题。目前使用的各类制品一般都安全可靠,反应很轻微,而且反应持续的时间也较短。但有时,在疫苗运输过程中没有使用合理的冷藏设备,可能会造成疫苗失效;②疫苗使用问题。包括接种对象不当、没有严格控制禁忌症、接种剂量过大、接种部位不正确、消毒不严或错种等。③个体因素。接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暂时没有任何外在表现时;过敏体质;接种疫苗前没有进食,血糖较低以及接种者精神紧张等。 3、预防接种的正常反应有何特征? 正常反应是由于疫苗制品本身的特性所引起的,其性质和强度随疫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接种活疫苗,实际上是一次轻的人工感染;有些死疫苗还保留着一定程度的毒性。正常反应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种。局部反应是指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接种部位会发生红肿、热、痛现象;全身反应主要表现是发热症状,体温在38.6℃以上;有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加重反应是指反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超过了该疫苗应有的范围,但只是一般反应的加重,并没有其他方面的异常症状发生,而且在反应性质上没有根本的改变。 4、预防接种的正常反应如何处理? 一般情况下,正常反应和加重反应都需要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一样。只要注意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通常1一2天后反应就会消失。局部反应较重时,可以用毛巾热敷、口服解热镇静药或卧床休息。但是接种卡介苗的红肿处不能做热敷,也不能用消毒剂(酒精或碘伏、碘酒)涂抹。如果反应特别重,如出现化脓,高热持续不退,甚至有抽搐、昏迷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5、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如何处理?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一般程度都比较严重,必须及时救治:①晕厥(俗称晕针),通常和空腹、疲劳、精神紧张或恐惧有关。一旦发生晕厥,应立刻使病人平卧、头放低、保持空气新鲜和安静,可加喂白开水或糖水,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②过敏性合并症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危急,需立即进行抢救,使患者平卧、头放低,注意保暖,并请医生及时进行治疗。③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一般出现在接种后2周左右,患者开始感到四肢无力、手足麻木、四肢酸痛、感觉迟钝,然后出现上行性肢体麻痹,有的表现为脑炎的症状,常遗留后遗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需住院治疗。 6、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有哪些共同特征?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是指同时接种同一批疫苗有很多人,但只是在极个别人身上发生的一类反应。它们的共同特征有:①这类反应与接种的疫苗种类有一定联系,但只发生在个别人身体上,大都是和受种者的体质有关;②反应的性质、临床表现与一般反应不同;③反应程度比较严重,必须及时就医诊治。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主要有晕厥、过敏性合并症、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等。 7、怎样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反应? 婴儿父母需要放心,大多数疫苗接种后都不会引起严重的反应,发生过敏反应的也很少。但由于每个婴儿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重不等的正常反应。 为了保证宝宝的安全,减少预防接种后反应,各种预防接种都必须在宝宝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如果有病,就暂时不要进行预防接种了。例如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能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空腹时不宜注射疫苗等。同时,打针前做好准备工作,要对宝宝进行安慰和鼓励,消除其紧张害怕的心理。接种后2-3天要注意护理,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8、预防接种后还会得传染病吗 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但并不能保证不会再得传染病,主要原因有:①机体的免疫具有时效性。预防接种后,体内所产生的抗体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内有效,超过免疫期限后,免疫力就会减弱或消失;②疫苗保存不当。预防接种所用的疫苗,要求的运输、保存条件非常严格。如果保存不当或者已经过期,就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③接种方法不当。有的疫苗需要特殊的接种方法,如果方法不当,仍有可能得传染病。④个体差异。通过预防接种所产生免疫力的强弱还与受种者的个体因素之间存在联系,有的个体产生的免疫力较强,有的个体产生的免疫力较弱。因此,即使对宝宝进行了预防接种,父母还需要注重宝宝的卫生,增加宝宝的体质,以增强其抗病能力。
|
打印
|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