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内容搜索:
  网站首页 走进红十字 新闻资讯 法规文件 志愿服务 生命与健康 图片视频
滚动公告:
  #  
  · 呵护健康
  · 关爱生命
  意见与建议  
  投诉与举报  
当前位置:首页 >> #
当心无糖食品的“甜蜜”陷阱
发表时间:2012-07-18 12:35:09  采编:gdhsz  点击热度:11500  
“饭前喝无糖酸奶,吃饭时喝无糖饮料,饭后嚼一粒无糖口香糖,做饭时也用木糖醇。”当下,无糖食品吸引着糖尿病患者的眼球,也得到了相当数量年轻人的追捧。
      “无糖食品不含糖,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无糖食品不仅可以调节血糖,还有助于降低血糖、减脂清肠”……专家直言,无糖在食品工业中或许意味着不含有糖、未添加糖,但在生理意义上是否能带来健康,还真的需要打个问号。
      无糖的概念有空子可钻
      郭先生患糖尿病20多年,幸亏这些年各式各样的无糖食品陆续问世,他的食谱才又丰富起来。郭先生一直坚持这样的信念:“无糖总比有糖的好!”然而,让郭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虽然喝的是无糖豆浆、无糖可乐,吃的是无糖饼干、无糖巧克力,但他的血糖却不降反升。
      在一家超市的无糖食品专柜前,记者看到一位中年男子买了10包无糖饼干。“我母亲有糖尿病,平时零食就吃这个。”当记者追问“无糖食品到底是什么”时,这位男士显得有点迷惑:“应该就是不甜吧?”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光伟教授表示,“糖”狭义上包括蔗糖(白糖、红糖、冰糖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等单糖和双糖。广义上说,哪怕没有甜味,只要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的物质,都可以称其为“糖基物质”,例如植物性食物中的淀粉、动物性食物中的糖原等。
      “无糖可以理解成没有添加糖,可以理解成没有甜味的糖,或没有糖基物质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品营养评价室王竹教授告诉记者,为了避免这些歧义,目前我国对无糖食品已经有了明确的标准。2007年,卫生部出台《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明确,“无糖”是指每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食品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低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5克。
      “由于《规范》还未纳入《食品安全法》,因此,现阶段也只是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尽早在产品上标示营养标签,并遵守《规范》的有关规定。既然不是强制的,就难免有一些厂家钻空子。”王竹说。
      记者在一家超市拿起一包打着“无糖”标签的苏打饼干,发现在其背面的营养成分表中写着“糖(sugar)1.5克/100克”的字样。在另一个品牌的“无添糖消化饼”中,营养成分表一栏也出现了“糖(sugar)4克/100克”的字样。
      无糖并非就是健康
      无糖食品是否真的健康?对于这一问题,专家坦言,暂且不谈目前无糖食品市场是否规范,单从医学角度讲,就不能简单地确定无糖食品对人体是否有好处。
      “首先,食用无糖食品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升高血糖,关键还要看这种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等其他成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范志红教授说,以无糖麦片为例,其中往往添加糊精作为蔗糖的替代品,虽然糊精不甜,但作为淀粉的水解产物,它也能在人体中水解为葡萄糖,而且升高血糖的速度甚至高于蔗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艾华教授向记者介绍了“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的概念。“这一指数反映的是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据介绍,根据这一概念,葡萄糖的GI定为100,蔗糖为65,而富强粉馒头是88.1,大米饭是83.2。由此可见,有些人一直避之不及的蔗糖并不比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引起的血糖反应高。“这是因为可利用的淀粉在小肠中可以完全水解为葡萄糖,而蔗糖则水解为一半的葡萄糖和一半的果糖,其中果糖不会引起血糖升高。”艾华说。
      此外,有专家指出,为了保持口感,几乎所有无糖食品中都添加了“半天然”的甜味剂,包括糖醇类(如木糖醇、麦芽糖醇)、肽类(如阿斯巴甜)、甜味甙类(如甜叶菊糖、甘草糖)以及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如安赛蜜、甜蜜素等)。而大量食用这类甜味剂的远期安全性在学术界仍存争议。
例如,今年6月,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就显示,长期大量饮用无糖或低热量饮料的人比普通人发胖速度更快,前者腰围增长幅度比后者高出500%。而2008年,国内外媒体则爆出,大量食用木糖醇易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为此,欧美国家要求在含有木糖醇的食品包装上注明“过量摄取可能导致腹泻”等类似的消费提示。
      记者在一款无糖消化饼干的营养成分表中发现,其能量为每百毫克2115千焦,远高于花卷(能量为每百毫克883千焦)、油条(能量为每百毫克1615千焦)、熟米饭(能量为每百毫克485千焦)等日常膳食的能量。
      王竹认为,对于无糖食品的健康评价,应该放在一个特定的区间内。比如,用无糖可乐和普通可乐比,前者自然是健康的;但要是和白开水比,前者就是不健康的。
      会看营养标签很重要
      公众应当如何选择无糖食品?对于这一问题,很多专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为糖“正名”。
      一位专家说:“我们对糖有着太多根深蒂固的偏见。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看,我国人均消费糖量几乎是最低的。根据1997年世卫组织统计,我国内地人均每天糖摄入量仅为19克,香港地区为82克,德国为80克,英国为100克,美国为91克。为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甚至认为没有必要设立摄入糖的限制量”。
      王竹直言,糖与健康的关系微妙,过分限制吃糖,会让生活少了许多愉悦;而过多摄入又会引发糖脂代谢紊乱等问题。实际上,最新一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并没有把“吃糖”或“吃糖过多”作为糖尿病的诱因之一。而卫生部2008年7月发布的《防治糖尿病宣传知识要点》,也没有把“不吃糖”或“少吃糖”作为预防措施。
      “消费者选择何种无糖食品,首先要弄清楚购买的初衷。”王竹说,如果是为了满足味觉需求,只需确定营养成分表中的含糖量;如果想要降低血糖,那么应该选择杂粮、全麦等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而不是单纯的无糖食品;如果要追求健康饮食,则应该遵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的膳食原则;如果年轻人为了追求减重、低脂,那么糖含量绝不是唯一需要考量的指标,脂肪含量和总能量指标更为重要。
      范志红则提出,选购无糖食品,要确定其是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营养素平衡。“如果只是甜饮料、甜点心、零食之类,就算不含糖,也没多大的营养价值。如果是酸奶,哪怕加了糖,也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钙、钾和B族维生素。”
      “学会识别食品营养标签是选购无糖食品的必备技能。”王竹说,食品营养标签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3个部分,其目的就是引导消费者健康选择和消费。“所以,当前最要紧的就是为《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立法,对企业有个约束,对老百姓有个交代。”
打印 | 关闭
 
 
Copyright©2012 广德红十字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0563-6032230  网站备案:皖ICP备12006612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2202000039号
技术支持:广德世纪万维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广德论坛